** 今年的復活日前四十天,我們將會使用 "破. 立 : 四十天每日靈修"去幫助大家藉主耶穌的山上寶訓去經歷與主同死同復活的大齋期 (Lent)生命更新,復活日後第一天再使用 "親親爸父. 抑鬱消失"每日靈修。
安靜
1. 停下來. 靜一靜
2. 等候主. 深呼吸經歷主之平安. 呼出你的憂慮
讚美及感恩
1. 思想你上星期使你開心歡笑的時刻
2. 為那些時刻及有關的人感恩
3. 敞開心懷讚美主
凡 投 靠 你 的 , 願 他 們 喜 樂 , 時 常 歡 呼 , 因 為 你 護 庇 他 們 ; 又 願 那 愛 你 名 的 人 都 靠 你 歡 欣 。 詩篇 5:11
認罪悔改
1. 求聖靈在你生命中工作
"親愛的聖靈, 求你光照我心靈的深處, 使我看見我的罪, 我和主耶穌的阻隔,
求主幫助, 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2. 透過聖靈的工作, 安靜一刻, 省察自己, 之後祈禱: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你為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我願意在你面前承認我的罪(凡聖靈光照到的,請逐一說出),求你用你的寶血赦免我的罪,我願意打開心門讓你作我的救主,求你救贖我,我願意一生跟隨你讓你作我生命的主,求你帶領我。聖靈,求你充滿我,使我得著恩賜及力量去事奉主、見證主。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聆聽主話
當 下 耶 穌 從 加 利 利 來 到 約 但 河 , 見 了 約 翰 , 要 受 他 的 洗 。
約 翰 想 要 攔 住 他 , 說 : 我 當 受 你 的 洗 , 你 反 倒 上 我 這 裡 來 麼 ?
耶 穌 回 答 說 : 你 暫 且 許 我 , 因 為 我 們 理 當 這 樣 盡 諸 般 的 義 。 於 是 約 翰 許 了 他 。
耶 穌 受 了 洗 , 隨 即 從 水 裡 上 來 。 天 忽 然 為 他 開 了 , 他 就 看 見 神 的 靈 彷 彿 鴿 子 降 下 , 落 在 他 身 上 。
從 天 上 有 聲 音 說 : 這 是 我 的 愛 子 , 我 所 喜 悅 的 。
馬太福音 3: 13-17
讓你現在有一段安靜的時間, 給聖靈一個空間, 讓主耶穌可能以藉着你剛才讀過的經文, 對你說話:
因着我們願意跟隨施洗約翰生活模式的好榜樣,主將會給我們一個新角色。這新角色藉耶穌的洗禮展現在我們面前。
著名的神學家N.T. Wright説:
如果他們願意聆聽, 那些在悔改與信心中藉着洗禮跟隨耶穌的會聽到從天上來相同的聲音。當我們學會放下自己的計劃而願意順服主的計劃時, 他會給我們看見遠象,就是他偉大工作的事實。而在這看見的中心,我們會找到愛我們的天父去肯定我們是他的兒女,以聖靈裝備我們,潔淨我們使我們合乎他所用。
N.T. Wright. Matthew for Everyone, Part 1. Louisville,KY: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04, p.22.
你是否己進入與天父這親蜜的關係中? 他稱呼我們為愛子,愛女。你是否在天父裝備你的過程中,跟隨耶穌的指引,完成天父救贖的計劃?
主耶穌這樣宣告大使命, 馬太28:18-20
天 上 地 下 所 有 的 權 柄 都 賜 給 我 了 。
所 以 , 你 們 要 去 , 使 萬 民 作 我 的 門 徒 , 奉 父 、 子 、 聖 靈 的 名 給 他 們 施 洗 。
凡 我 所 吩 咐 你 們 的 , 都 教 訓 他 們 遵 守 , 我 就 常 與 你 們 同 在 , 直 到 世 界 的 末 了 。
耶穌命令我們及他的門徒的正是他用了三年所作的,訓練門徒,洗禮及教導他們。這就是他的角色,而他做得很好。
大使命是耶穌在馬太福音最後的說話。他正是要告訴我們他要我們做的就是跟着他所做的照樣去做。就是這樣簡單,對嗎?
我們會拒絕活出大使命因為我們覺得無可能做得到。是的,這是具挑戰的,費時的,似乎是我們能力以外的。這實在是不關乎我們的能力而是主的權柄及他在我們生命中的工作, 完成神才能做到的計劃。讓我重覆一次: 權柄已交給主耶穌,不是我們。我們那時能讓耶穌作主作王,我們那時便有由他來的權柄去使人作主門徒。
親愛的主耶穌,
求主使我們願意由今天開始進入此新角色,與你同工,完成天父的使命。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省察問題
1. 洗禮使我們能神的愛子,愛女,使我們踏入他的計劃中。作為跟隨耶穌的門徒,我們被呼召進入此領人作主門徒的角色。你最近有否實踐此角色?如有,做得如何?如沒有,為何呢?
2. 你是否己進入與天父親蜜的關係呢?你如何知道自己在這關係中?
家庭角落
1. 在你的家庭中,是否有一個經常運作中的門徒訓練的生活模式?是怎樣的?如沒有,有何掙扎?
2. 丈夫,太太們,你們能怎樣彼此帮助大家更接近主?
3. 父母親們,你們怎樣能夠幫助兒女與主相遇並且知道主的真實?(如:家庭祈禱,讀聖經故事,分享每週經歷,一起幫助鄰居)
感恩讚美
讓我們為神同在感恩讚美主:
10,000 Reason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